(原标题:许继电气:科研创新与智能制造双轮驱动,政策利好推动业绩增长)
4月11日,许继电气(股票代码:000400)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其实现营业收入为170.89亿元,同比增长0.17%;归母净利润11.17亿元,同比增长11.09%。这已经是许继电气营收、归母净利润连续第6年增长。2024年,许继电气在特高压、智能电网、新能源、电动汽车充换电、轨道交通及工业智能化五大核心业务的支撑下,持续深化技术优势,拓展新兴业务领域,整体业绩实现稳健增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为能源电力高端技术装备领域的领军企业,许继电气聚焦“源、网、荷、储”四大环节,提供“双新”(新能源大规模接入、新型电力系统)整体解决方案能力。公司产品覆盖智能变配电系统、直流输电系统、智能中压供用电设备、智能电表、充换电设备及新能源系统集成等六大领域,解决多项行业“卡脖子”难题,在特高压输电和智能电网领域创造数十项“中国第一”和“世界第一”。公司成功研制全球首个±1100千伏/5500安、±800千伏/6250安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及±800千伏/5000兆瓦特高压柔直换流阀,并实现高端电力芯片技术自主突破。
从公司核心业务的布局和市场表现来看,许继电气在多个领域的竞争力和增长潜力依然强劲。
政策利好换流阀业绩增长,柔性直流输电成新增长引擎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年来,政策利好持续推动特高压换流阀市场的快速增长,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正成为行业新增长引擎。在“十四五”规划和西北风光大基地建设的持续推进下,高压输电行业需求旺盛,增补项目进一步释放市场潜力。许继电气2024年换流阀、直流控保、测量装置等产品中标甘浙、青藏二期等国网直流输电项目,其中甘浙项目为是世界首条在送、受两端均采用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跨区特高压输电工程。2024年中标天河棠下柔直背靠背工程,许继电气基于6.5kV IGCT器件研发的柔性直流换流阀产品将是首次在高压直流领域进行的工程应用。
与此同时,海上风电的快速发展为特高压直流输电带来了新的需求。截至2024年9月底,我国海上风电累计并网容量从2018年的4.44GW增长至39.10GW,前三季度新增并网容量达2.47GW。根据《2022全球海上风电大会倡议》,到2025年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需突破100GW,2030年目标为200GW,2050年则将达到1000GW。海上风电场的远距离输电需求为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凭借深厚的技术储备和稳定的市场份额,许继电气在这一领域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为其未来业绩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智能变配电、智能电表、智能中压仍为主力业务板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 2024 年三批国网电表招标中,公司中标金额分别为8.45亿元、2.73亿元、4.51亿元,总计占全年国网电表招标总额12.67%,占比位居榜首。2024年智能电表业务实现营收38.66亿元,同比增长11%。
与此同时,中压业务受益于主网建设的推进,智能配网业务前景乐观。许继电气在继电保护及二次设备领域的稳定中标金额,以及配电自动化核心技术的落地应用,为其在智能电网领域的持续扩张奠定了基础。2024年许继电气智能电表、智能变配电、智能中压三大业务实现营收119.29亿元,同比增长6.5%。
充电桩与储能业务快速扩张,新能源布局成效初显
新能源领域的快速扩张为许继电气打开新的增长空间。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25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目标为30GW以上。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31.39GW,同比增长超过260%。2024年上半年,我国储能新增装机量达16.8GW,其中新型储能新增13.7GW。
充电桩市场需求持续旺盛。2024年1-11月,国内公共充电桩增量达73.4万台,私人充电桩增量302.2万台。许继电气在南网2024年第一批充电桩框架招标中以4641.12万元中标额位居首位,占比28.96%。储能业务方面,其全系储能产品集成构网功能,覆盖集中式储能系统、模块化储能系统、高压级联式储能系统等场景,并成功应用于张北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进一步巩固了许继电气在储能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科研创新与智能化制造双轮驱动
许继电气的核心竞争力源于科研创新与智能制造的双轮驱动。公司围绕“卡脖子”关键技术,形成电力电子技术、智能量测技术等六大核心技术,以及嵌入式软件平台等三大基础平台,创造多项“中国第一”和“世界第一”。
在智能制造领域,许继电气依托国家智能制造专项,建成智能电表、预制舱等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生产水平处于行业领先。同时,公司通过优质服务网络体系的建设,进一步提升客户满意度与品牌影响力。
在“双碳”目标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许继电气在特高压、智能电网、新能源等领域的布局持续深化。“双碳”战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电力体制改革等进一步促进特高压、配网、新能源、储能项目建设,公司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期。其在特高压、智能电网、新能源等领域的持续突破,不仅巩固了行业龙头地位,也为我国电力装备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本文来源:财经报道网
专题推荐:
推荐阅读:
渤银理财财收有略系列固收封闭式丰汇2024年5号22日起发行
专访上海环交所董事长赖晓明:我国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取得积极进展 建议逐步扩大碳市场纳入行业范围
1月30日证券之星早间消息汇总:国资委将全面推开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