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4月30日电(赵海军)在数字化浪潮奔涌的当下,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核心驱动力。4月29日下午,福州迎来了一场数字领域的盛会——2025年中国电信智能云生态大会・企业合作论坛。政商精英、行业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产业变革中的数字机遇与合作路径,为数字中国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前沿洞察 擘画数字蓝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鲁春丛在论坛上发表了深刻见解。他指出,企业作为经济发展与数字化转型的主力军,推动制造业数字转型至关重要。鲁春丛强调,应坚持以梯形战略推进这一进程,横向搭建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顺应工业园区化、链条化、集群化趋势,营造数字化转型的技术环境;纵向则面向企业生产的各个层级,逐级推进数字化改造,实现从智能产线到智能工厂的跃升。同时,以数字公平为切入点,打造全国装备制造业数字供应链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设计资源共享服务,降低设计成本与时间,以小切口带动企业大转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国电信副总经理唐珂表示,中国电信将以“三个聚焦”深化合作,助力国家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聚焦“智算底座升级”,打造“通算、智算、超算、量子计算”四算融合的算力网络;二是聚焦“行业场景深耕”,打造60个精品行业场景大模型、20个精品行业智能体;三是聚焦“生态共建共享”,提供“算力+数据+模型+工具”一站式服务。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创新驱动 引领行业变革
国家数据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张向宏深入解读了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底层逻辑与实施路径。他强调,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是未来全球经济增长新引擎,是国家掌控数据战略资源、保障数据安全高效流通的有效手段,也是数字中国建设的支撑底座。其目标在于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具备采集、汇聚等八大功能,涵盖行业、区域和企业三类主体,拥有四层架构。尽管当前技术路线尚不成熟,但可通过数场、数据空间等六条技术路线探索推进,并遵循标准先行、技术突破、分步实施的策略。目前,相关标准制定工作已启动,18个城市正进行试点试验,中国电信也积极投身其中,与各地合作推进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电信政企信息服务事业群副总经理曹磊的分享,宛如一首激昂的数字进行曲。在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战场上,中国电信以数据为音符,以AI为旋律,奏响了高质量发展的乐章。在政务热线领域,运用Agent、MCP、A2A技术提升政务热线智能化水平,助力政务热线在接入受理,分拨处置,分析决策三大环节提质降本增效;在城市精准精细治理方面,实现平台互联、系统互通、数据共享、组件复用、智能体互连、省市县乡村5级贯通;为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水平,依托多智能体动态响应能力,构建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为灾前预防、灾后救援和应急处置提供有力支持。这些出色的能力,恰似跳动的音符,谱写着数字政务赋能城市发展的辉煌篇章。
携手同行 共创数字未来
论坛现场,一系列重要成果发布与合作签约仪式将气氛推向高潮。星辰行业Agent平台正式发布,这一平台将为行业发展带来全新变革,引领智能体普及元年的新潮流。随后,中航信与中国电信、中国安能与中国电信、中国电信与数字中国研究院(福建)、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与中国电信(福建)分公司、万华化学(福建)与中国电信(福建)分公司、福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电信福建分公司等多组合作签约顺利进行。各方将在交通物流、应急救援、数据要素融合、医疗、化工、轨道交通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度合作,依托中国电信的云网、大模型、物联网等技术,共同打造数字化标杆,推动行业智能化升级,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为“数字福建”乃至数字中国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中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欢分享了中化集团在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创新实践。针对化工行业管理粗放、信息化顶层设计缺乏、人才短缺等痛点,中化与中国电信合作打造国资央企的化工行业云,其具有资源集散、深度应用、开放共享生态圈的特点,产品与解决方案覆盖全面。以“智能工厂+智慧HSE”解决方案为例,依托中化卓越运营与FORUS安全生产管理体系,通过技术支撑、业务运行解决方案、数据与人工智能价值挖掘以及管理咨询能力,为化工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手段,目前已在中化内部广泛应用,并将依托化工行业云向行业推广。
新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赵寒月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在聚变领域的创新应用。可控核聚变作为未来终极能源,新奥选择氢硼聚变商业化路线,虽面临挑战,但人工智能成为加速聚变研发的突破口。新奥建立数智球形环项目,构建以数智球形环为载体的人工智能技术体系,涵盖智能控制、数字孪生系统、聚变智能体、运行安全监测等关键技术,通过数据平台与模型融合,实现聚变全面智能化。目前在智能控制与聚变智能体应用方面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未来将与中国电信合作,进一步优化数据分层设计,推动聚变人工智能发展。
天翼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紫千探讨了大模型时代的安全重构问题。他表示,AI技术既可为网络安全赋能,通过高质量数据集支持精准攻防、代码审计与高效运营,如中国电信基于“阡陌”数据集训练出“见微”安全大模型,提升安全产品研判精度与运营效率;同时AI技术引入也带来安全挑战,包括计算环境、数据、应用、大模型框架等方面的安全问题。随着AI形态从对话框交互到智能体再到具身智能的演变,攻击面不断扩展,安全防护面临新挑战。为此,中国电信提出多层级立体化大模型安全围栏,以攻促防,通过动态对抗机制提升防护能力,并为政企客户提供一站式大模型安全运营服务。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秘书长聂贤祝分析了中小企业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当前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66789”的重要作用,但在数字化与人工智能进程中面临技术门槛高、资金有限、数据安全与隐私管理不完善等困惑。为支持中小企业拥抱人工智能,需政策支持构建普惠生态,加强产学研合作解决技术与人才短缺问题,搭建行业级大平台提供低成本工具,如中国电信推出的“翼智企”标准服务,助力中小企业降本增效与转型升级。
论坛还发布了《政企行业Agent研究报告》与《工业虚拟化云桌面技术规范》。前者为政企行业智能化升级提供战略指引与实践参考,后者通过在施耐德电气的成功落地测试,为工业精益数字化发展奠定基础。
论坛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落幕,但数字经济发展的征程才刚刚起步。各方将以此次论坛为新起点,秉持开放合作、创新发展的理念,在数字经济的广阔天地中携手共进,不断探索数字技术与行业应用的深度融合,为推动行业数智化转型、建设数字中国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共同描绘数字未来的宏伟蓝图。
【纠错】 【责任编辑:杨帆】专题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