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太忙,没时间运动”
“下班了只想睡觉”
“每逢佳节胖三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超重、肥胖问题正困扰着越来越多的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
小编梳理了几个关于体重管理的故事
一起来看看他们
如何通过科学运动
成为“甩肉王者”
清晨7点15分
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浦东院区运动康复中心
华山医院肥胖与疝外科副主任医师沈奇伟
早早支起了“华山30斤俱乐部”的招牌
5分钟不到
就有不少穿着白大褂
洗手衣的医护人员陆续赶到
热身、拉伸、使用哑铃锻炼肌肉和耐力
平日里严肃的医护人员
此时在瑜伽垫上也发出了阵阵“惨叫”
“坚持住,还有两组,坚持住”
“医生和大家一样,工作一天
回到家就想吃点高热量的食物然后睡觉
久而久之,就胖了”
“华山30斤俱乐部”发起人之一的沈奇伟介绍
“我们通过俱乐部的方式
医护人员之间可以互相激励,互相打卡
让大家在减肥的路上不那么孤单
更好地激发自己去调整状态
有了强健的体魄
我们才能更好地去关心患者的健康”
面对体重较大人群
往往需要更加科学的系统减肥
在上海巅峰减重训练基地
一位体重达253公斤的女孩
按部就班地跟着教练的方案
逐步进行各项减重训练
在训练基地的425天
她累计减掉了169公斤
“回想253公斤时的自己
走在路上没有人不会侧目
现在,努力有了回报”
“巅峰减重”的首席专家陈文鹤表示
肥胖的本质就是消耗低于摄入
减肥的基本原理就是
减少热量摄入的同时增加热量消耗
让能量负平衡
较为适宜的减重速度是
每周减0.5公斤至1公斤
一年52周
按照每周减1公斤的速度
大体重人群就可以减去50公斤左右
在一些大学
体重管理也成为正式课程
受到学生们的追捧
在上海理工大学的“健康减脂”课上
人均瘦8斤只是“基础款”
有人三年怒减70斤
从“小胖墩”逆袭成肌肉型男
伴随动感的音乐
学生们不时跳跃、移动
在休息时间
每名学生还会戴上手指血氧仪
夹住指尖、测量心率
每学期“健康减脂”课都是全校的人气课程
容纳人数已从最初的60人
增加到如今的100人
依旧供不应求
课程一放出名额就“秒光”
授课教师马成介绍
这门课优先满足“小胖墩”
要求选课学生的BMI(身体质量指数)≥25
即医学上属于超重或肥胖的群体
“很多没选上课的学生会自带瑜伽垫‘旁听’
哪怕没有学分,不少学生也会主动来跟练”
近年来
国家重视肥胖防控工作
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
2024年6月
国家卫健委等16个部门
联合启动“体重管理年”活动
力争通过三年左右时间
实现健康体重支持性环境广泛建立
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显著提升
健康生活方式更加普及
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
体重管理良好局面逐渐形成
部分人群超重肥胖状况得以改善
让我们在“体重管理年”期间
科学“管”好体重,一起行动!
记者:许东远、袁全
【纠错】 【责任编辑:刘子丫】专题推荐:
推荐阅读:
“ETF深观察——E起说·开放麦”正式启幕,机构多维建言ETF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