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全天震荡调整,创业板指跌超3%再创调整新低,沪指冲高回落失守2900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盘面上,中字头板块延续强势,中视传媒、中国海诚、中成股份、中南股份涨停。次新股开盘活跃,腾达科技、上海汽配、永达股份、金帝股份涨停。上海本地股分化,长江投资、上海凤凰、中华企业、上海建科、光明地产涨停。银行板块相对抗跌,中信银行涨超4%,北京银行涨超2%。下跌方面,光伏、储能等新能源赛道调整,TCL中环、爱旭股份、德业股份、清源股份等跌停。CPO板块大幅杀跌,联特科技跌停,源杰科技、新易盛、太辰光、光库科技、中际旭创跌超10%。
板块方面,中字头、中船系、银行等板块上涨,CPO、BC电池、AIGC、算力租赁等板块跌幅居前。总体上个股跌多涨少,全市场超4800只个股下跌。
截至收盘,沪指跌0.92%,深成指跌2.06%,创业板指跌3.49%。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8052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235亿。北向资金全天净卖出5.92亿,其中沪股通净买入9.36亿元,深股通净卖出15.28亿元。
官媒发声:买在无人问津处
今日市场呈现普跌格局,除了中字头、银行股两大板块收红,其余板块悉数下跌。
主线热点之外,市场整体的亏钱效应进一步放大,其中光伏、AI概念股更是呈现批量跌停态势,而大小盘的分化背离也反映至指数层面,上证50跌幅较小,而创业板指再度跌超3%刷新阶段低点。可以看出,当前的市场走势仍以反复为主,投资者仍需谨慎应对。
事实上,资本市场的表现是上市公司价值和投资者情绪共同作用的结果。市场周期周而复始,人性情绪潮起潮落,带来了市场的起起伏伏。通常情况下市场会正常运行,但在顶和底的极端时刻,往往会严重偏离价值中枢,而这时候往往是决定长跑业绩的关键时刻,也是考验专业人士能力高下的时候。
对于A股近期的波动,上证报头版刊文评论称,关键是要有“买在无人问津处”的勇气。
关键时刻,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投资者对于这句话耳熟能详,但在市场极端行情直面而来时,依然无法摆脱贪婪和恐惧的枷锁。对于投资时机的把握,有句老话说得好——“买在无人问津处,卖在人声鼎沸时”。
关键时刻,勇气才是最重要的。
证监会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
市场今日的表现较为极端,没有太多亮点,但消息面上倒是可圈可点。
在突出强调“以投资者为本”后,1月28日,证监会又有新动作——加强对限售股出借的监管,进一步优化融券机制,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将转融券市场化约定申报由实时可用调整为次日可用,对融券效率进行限制。
证监会表示,因涉及系统调整等因素,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的措施自1月29日起实施,融券效率限制措施则自3月18日起实施。沪深交易所同步发出通知,暂停战略投资者在承诺的持有期限内出借获配股票,通知实施前尚未了结的出借合约到期不得展期。
对于此次暂停限售股出借的意图,证监会表示,在总结前期优化融券机制安排经验的基础上,按照“稳妥推进、分步实施”的思路,此次优化融券机制,主要体现两方面监管意图:
一是突出公平合理,降低融券效率,制约机构在信息、工具运用方面的优势,给各类投资者更充足的时间消化市场信息,营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秩序。二是突出从严监管,阶段性限制所有限售股出借,进一步加强对限售股融券监管,同时,坚决打击借融券之名行绕道减持、套现之实的违法违规行为。
董明珠:建议长期持有格力
个股层面,今日的格力电器人气颇高。
早间,格力电器高开近4%,在家电行业指数跌超2.5%的情况下,公司股价今日逆势收涨4.16%。消息面上,1月28日晚间,在“格力2024全球梦想盛典”上,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再度发声。
公司业绩方面,董明珠透露,2023年格力电器创造了成立33年来最好的业绩。此前公司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格力电器2023年预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050亿元至2100亿元,同比增长7.8%至10.4%;实现归母净利润270亿至293亿元,同比增长10.2%至19.6%。董明珠还表示:“未来五年,我们争取(业绩)翻一番。”与此同时,格力电器2012年至今累计纳税1534.4亿元,2023年纳税也创下历史新高。
在员工和股东红利方面,董明珠宣布,会多拿出两个亿给员工发年终奖。要让员工有尊严地工作。这一消息一度冲上热搜。她还强调,格力电器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不是简单的工厂,更不是为了盈利而做的工厂。股东分红方面,2012年至今,格力电器累计向股东分红1067.6亿元。近5年,格力电器平均每年股票分红达140.73亿元。
对于投资者更关注的股价问题,董明珠强调,格力电器并不关心股价,“我们不靠股价生存”。她还喊话,“格力股票你们都可以买,保证不吃亏。”如果对格力有信心,就应该长期持有格力股票。从股价表现看,2020年12月创下历史新高后,格力电器股价至今已经跌去40%。
A股具备继续修复动能
最后,回到A股市场整体走势上来。
开年以来,市场震荡走低,投资者情绪低迷,虽然有“神秘资金”时常出手、公私募频繁自购等积极信号,但市场的恐慌情绪尚未能有效释放。
诚然,在缺乏赚钱效应的市场环境中,敢于逆势入场的只是少数人,大部分投资者更多的是担心市场再度下跌,甚至选择了离场。但是,在积极因素不断积累的当下,机构普遍认为,A股市场具备继续修复的动能。
中金公司指出,近期政策层面正在发生积极变化,货币政策、房地产政策、资本市场政建设都在持续改善,短期流动性风险逐步得到化解,指数具备一定的修复动能。
从市场走势看,当前机构重仓的成长行业与中小盘风格整体表现偏弱,反映投资者风险偏好仍待修复。不过,结合当前偏低估值所隐含的谨慎预期,以及政策因素积极转变,对后续市场表现不必过于悲观。
配置上,短期结合政策变化关注受益领域,注重景气回升和红利资产的攻守结合。建议关注三条配置思路:
1)受益于国内产业政策支持、产业趋势明确的科技成长板块,例如半导体、通信等TMT相关行业。2)估值相对偏低、行业景气边际回升的部分高分红资产,例如现金流充沛叠加高分红优势的煤炭、石油石化。3)温和复苏环境下率先实现供给侧出清的行业,例如具备较强业绩弹性的汽车零部件,以及外需好转推动景气度提升的出口链相关行业。
专题推荐:
推荐阅读:
去年暴涨400%的Affirm(AFRM.US)看涨还是看跌?瑞穗:还能涨55%!
社科院大学发布报告:AI大模型颠覆安全局面? 安全科技价值提升
事关LPR!下周一将迎这一重要变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效能持续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