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花卉看云南,云南好花在姚安。
走进姚安云秀花卉的温室大棚,一朵朵“金辉”玫瑰花苞紧实,傲然挺立。棚内稍显闷热潮湿,这却是“金辉”玫瑰喜欢的温度和湿度。红黄双色的“金辉”是当地自主研发的明星品种,获评云南十大名花第一名,云秀花卉行政经理谢芸告诉记者,金辉常年均价在每支1.5元以上,花苞橘色,开花呈黄色,是市面上比较独特的复色品种。
图为工人在大棚内采摘鲜花。新华网 发
“我们的温室大棚采用的是‘无土化’栽培。如果是用土壤栽培,每年能收获5-6茬,但是基质栽培的月季,我们能收获8-9茬,每亩的平均产量能提高1.5至2倍。”谢芸说。
不止是进行“无土化”栽培,云秀花卉还在大棚里安装了大量的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就像一个个“花保姆”,实时精准检测棚内鲜花生长所需的水、热、光、肥等要素,根据检测数据自动调节温室环境和水肥供应。而这些数据通过5G系统实时上传到当地的农业大数据管理平台,花卉种植户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查看花卉生长的各项数据,掌握花卉的生长情况和环境变化,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对于一朵鲜切花来说,“快”意味着更少的花损,更大的价值,如何把花从大棚更快地送到消费者手中,必须分秒必争。
图为鲜花经过智能分拣机。新华网 雷曼誉 摄
云秀花卉的分拣厂房就建在温室大棚旁,鲜花采摘后,立即送至厂房内进行“拍照”。月季鲜切花智能分拣机和数字化流水线上,红外线成像技术把进入机器的花分拣成32个等级,分拣速度达到每小时12000枝,相比之前的人均时效提高了10-12倍。智能分拣对于AB级高品质鲜花的分拣甄别能力也大幅提升,节省大量人力的同时,也提高而来鲜切花的品质标准。
还能不能再快一点?当然能。花可能还在分拣线上,就已经被交易出去了。在姚安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的电子大屏上,数据快速闪现跳动。花的品种、成熟度、数量、图片示例等信息显示后,买方开始出价,3-4秒后,拍卖价格定格,交易完成,然后迅速进入下一笔花卉的拍卖。
图为姚安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数字化呈现交易情况。新华网 雷曼誉 摄
姚安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综合管理部负责人刘沿江说:“我们采用的是降价式拍卖,我们的拍卖师会给出一个高于正常交易价格的起拍价,900至1000个购买商客户同场远程竞价,以当时的最高价达成交易,可以让产品有更快的交易效率,通过拍卖模式形成的价格,也会影响全国花卉市场的批发价。”
姚安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是通过昆明花拍中心的专钟专时段拍卖,每天下午1点正式开拍,能保障姚安产区每天近30万枝鲜切花在1-2小时内完成交易,通过全程冷链物流,每天17时前出发运输至昆明斗南购买商客户手中,20时前就能完成姚安货品的提取和交割。
刘沿江介绍,这套智慧运营系统大大缩短了花卉交易时间,提高交易效率41%,降低花损17%,有效解决了传统交易模式下的花损大的问题,确保好花卖出好价。
而基于交易产生的大数据,姚安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还可以去反哺供货商和种植户,让他们了解花卉市场行情,哪些品种是什么价格,也可以帮助他们分析消费市场,全国各个城市的花卉消费能力和消费品种,指导花卉种植,双向发力。
一朵花,从培育、种植、分拣到交易、运输的全流程,背后是数字化力量在全力支撑和托举。姚安县以“一朵花”实现了高原特色农业产业逆袭——2024年设施花卉面积居全国第一,年产鲜切花10亿枝,综合产值18亿元,带动6.4万群众增收,推动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让“美丽经济”也成了家门口的“幸福产业”。(记者:雷曼誉)
【纠错】 【责任编辑:李申】专题推荐:
推荐阅读: